日期:2025-08-02 09:51:00
编者按
按照惯例,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判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上半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了5.3%的平稳增长。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风险挑战增多的局面,下半年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备受瞩目。对此,围绕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经济、对外开放、创新动能、地区经济六个维度,中国经济时报邀请国家高端智库等权威机构专家,研判上半年经济形势,展望下半年政策走向。
核心观点
当前,产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进一步稳固。为此,建议加强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着力提升发展质效、增强内生动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进一步稳固产业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产业经济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强劲韧性与创新活力。
上半年产业经济运行的三个亮点
观察上半年产业经济运行情况,三大结构性亮点尤为突出。
一是三次产业协同性增强,农业增速稳中有升,工业运行平稳有序,服务业加速复苏。从三次产业增速看,呈现“一产快、二产稳、三产热”的态势。上半年,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均高于去年上半年、去年全年增速0.2个百分点。粮食意向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夏粮实现稳产丰收,农业生产总体形势良好,粮食安全根基牢固;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3%,与去年全年增速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高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略低于今年一季度0.1个百分点,运行在5.5%—6.5%的合理区间。工业产能利用率、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等指标保持稳定,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边际改善;服务业加速复苏,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分别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0.9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9%,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为2024年以来最高值,表明服务业正处于加快发展复苏通道。
二是工业向新提质、向绿转型、向智发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步伐提速。工业向新提质,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个百分点,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布局。例如,上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达77起,人形机器人展示场景已从“走跑跳”向家庭应用、商业服务等全面升级。工业向绿转型,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彰显。近年来,重点工业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3个指标持续下降。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今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8.3%,清洁能源占比进一步提升。各地培育了一大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工业向智发力,工业质效提升明显。今年5月,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5.9%、29.5%,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倍、35.5%,智能化已经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显著特征。同时,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度赋能传统产业,显著提升产业生产质量效益。目前我国(含中国台湾)拥有“灯塔工厂”的数量已达85家,占全球总数的45%,覆盖了多个制造业行业,显示出我国智能制造的全球领先水平。在宁德时代(300750)的“灯塔工厂”中,生产每组电池仅耗时1.7秒,缺陷率降至PPB(十亿分之一)级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5%。
三是服务业“双轮驱动”特征凸显,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齐头并进。今年以来,服务业加速复苏,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齐头并进。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9.1%,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60%,“两个60%”的特征明显。具体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现代服务业成增长引擎。今年以来,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货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多月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1%和9.6%。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加速,有力支撑制造业服务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例如,三一重工(600031)通过工业互联网IoT平台实现对全球120万台工程机械的实时在线监控,向全国5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智能运维服务,实现了从卖设备到卖服务的转变;生活服务业态持续创新,服务消费呈现多领域火热态势,多个生活服务细分市场表现亮眼。旅游住宿方面,依托特色资源和体验升级,新疆博州、贵州黔南等民宿订单增长超200%。养老服务方面,深圳新建一批“AI+”智慧养老站点,通过智能技术赋能健康监测、生活照料和情感陪伴,提升了服务品质与效率。文化娱乐体育方面,国产电影《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苏超”成为广受关注的现象级赛事。上半年,全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服务消费占比稳步提升。服务消费升级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生活服务业扩容提质。
下半年我国产业经济将延续稳中有进走势
今年上半年产业经济交出一份量质并举的答卷,不仅印证了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也凸显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系统性突破。展望下半年,随着宏观政策协同发力见效、新旧动能转换深化、消费场景持续拓展,产业经济有望延续平稳增长、稳中有进的态势,在创新引领与绿色转型的深度融合中积蓄更强发展势能,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注入持久动力。
从农业看,稳产增效与结构优化并行。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耕地灌溉率达55%,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助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为粮食生产稳产丰收提供重要支撑。持续开展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制定工作,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农业品牌精品培育,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总的看,农业根基持续夯实,预计下半年农业增加值将与上半年增速基本持平。
从工业看,高端制造扛鼎和传统产业升级同步。国家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高端装备国产化,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为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提供长期驱动力。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加速创新,生物制造、低空产业正在成为新增长点。下半年,我们将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材、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着力推动传统行业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兼并重组,“内卷式”恶性竞争将得到综合整治,引导产业重回健康有序发展轨道。考虑到出口回落压力和新动能支撑平衡,预计下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小幅回落但仍保持合理增长中枢。
从服务业看,消费升级与数字赋能共振。当前消费结构升级和人口结构变化正在重塑服务业格局,文旅、健康、养老、数字等服务消费场景加速拓展。下半年服务消费政策支持力度有望加大,消费潜力将持续释放,拉动服务业增长。服务业加速向技术驱动、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态转型,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量子通信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带动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科技、文化创意、医疗健康、悦己消费、体验消费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在消费升级、政策支持和数字化转型的共同推动下,预计下半年服务业增加值仍将保持较快增速,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
推动产业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仍存,部分领域产能过剩与“内卷式”竞争加剧,工业企业盈利承压,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信心有待提振,产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进一步稳固。为此,建议加强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着力提升发展质效、增强内生动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进一步稳固产业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一是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我们的调研发现,有的地方脱离本地产业特色与实际基础“一哄而上”发展新兴产业,有的地方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认知不足、应用能力薄弱。建议,加大对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案例的宣传力度,打造一批示范标杆。开展人工智能素养培训,提高各级政府推进实施“人工智能+”的能力。提升人工智能等技术适应性和经济可行性,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一批符合智能驾驶、低空经济、智能制造发展阶段的适应性技术。支持各地制定更加精准的智能算力补贴政策。
二是在综合整治产业内卷式竞争上下功夫。当前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平台经济等行业领域“内卷式”竞争加剧,导致“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利”“赔本赚吆喝”,制约企业技术积累和创新升级,危害产业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建议,要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聚焦重点难点,以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为突破口,抓好重点行业产能调控,做好规范准入标准、规范招商引资、规范竞争行为、规范产权保护“四个规范”,优化市场竞争秩序、明确公平竞争的底线红线,推动产业走效率高、品质优、效益好、供需适配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三是继续在扩大有效需求带动产业平稳增长上下功夫。受制于出口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工业生产动能或将有所减弱。受“以旧换新”等政策效应边际递减影响,下半年提振消费难度将有所上升。建议,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带动产业平稳增长。外需方面,加大对外向型行业企业的纾困帮扶,支持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对于受冲击较大的行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内需方面,加力扩围推动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用好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提升服务消费基建投资规模,鼓励传统服务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搭建线上线下(300959)一体化的消费平台,创新更多消费场景,释放服务消费需求。
(洪群联: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泉红: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杠杆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